偏癱古稱偏枯,是中風經(jīng)過救治,神志清醒后留下的以一側(cè)肢體活動不利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后遺癥?!吨T病源候論??風偏枯候》曰“偏枯者,由氣血偏虛,則腠理開,受于風濕,風濕客于身半,在分腠之間,使血氣凝澀,不能潤養(yǎng),久不瘥,真氣去,邪氣獨留,則成偏枯。”精辟地指出該病發(fā)生的病因,若抓緊時機,積極治療,尚有恢復之機。筆者臨床曾遇1例,用補陽還五湯化裁治療后,獲效顯著,茲介紹中醫(yī)治療偏癱驗案一則如下:
魏某,男,73歲。 2007年3月21日初診。
病史:患者于2006年10月卒發(fā)中風,經(jīng)市級醫(yī)院住院救治后神志轉(zhuǎn)清,但左側(cè)半身不遂,左手握物無力,左下肢軟無力,不能行走,兼見言蹇語澀,口眼喎斜。曾用華佗再造丸、中風回春丸等口服,效果不著。
刻下:患者神志清楚,左側(cè)半身不遂,肢軟無力,伴言蹇語澀,口眼喎斜,面色萎黃無華,舌淡紫,苔薄白,脈細澀。辨證屬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治以補氣活血,通經(jīng)活絡。
處方:生炙、黃芪各20g,當歸尾10g,干地龍10g,赤芍10g,桃仁10g,紅花5g,炙全蝎15g,蜈蚣2條,生甘草15g,桑枝9g,白附子10g,僵蠶10g,白芷10g。
5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飯后1h分服,并囑患者避風寒,外出戴口罩、圍巾,注意保暖。
3月26日二診:言語漸清,左側(cè)肢體活動仍欠利,但已無乏力感,口眼?斜較前好轉(zhuǎn),上方加桂枝9g,桑寄生10g,繼服7劑。
4月2日三診:言語清楚,口角無歪斜,左側(cè)肢體活動仍欠利,伴左下肢麻木感,大便秘結(jié),三日未行,上方去白附子、僵蠶、蜈蚣、炙全蝎等以防破血行瘀。通絡劑用久損傷脾胃,加肉蓯蓉6g,郁李仁6g以潤腸通便,繼服7劑。
5月中旬來院復診,左側(cè)肢體活動漸復,左下肢已能行走,語言清晰,納可寐安,舌淡,苔薄,脈細數(shù),囑其堅持功能鍛煉,隨訪1年無復發(fā)。
按:偏癱屬祖國醫(yī)學中風后遺癥“偏枯”之范疇,《丹溪心法》云“中風……,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屬死血瘀血,在右屬痰有熱,并氣虛”患者以左側(cè)肢體活動欠利,言蹇語澀,伴口眼?斜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在證屬氣虛血瘀,治療上應以補氣活血,化瘀通絡為主,故重用黃芪補氣、當歸尾、干地龍、桃仁、紅花、赤芍化瘀血,通經(jīng)絡,養(yǎng)血活血,加全蝎、蜈蚣、桑枝等以增強通經(jīng)活絡之力,佐牽正散以祛風化痰,通絡解痙,外加甘草,既可解蟲類之毒,又可調(diào)和諸藥,一舉多得。二診雖諸癥較前好轉(zhuǎn),但左側(cè)肢體仍偏廢,故加桂枝、桑寄生通絡補腎壯筋,且桑、桂枝同用,擬“枝類走肢”之意,又兼大便秘結(jié),故加肉蓯蓉、郁李仁以潤腸通便。
偏癱多見于年邁之人,年逾四旬以后,陰氣自半,氣血漸衰,偶因?qū)⑾⑹б?,或情志所傷等誘因,一旦發(fā)病,往往不能短期恢復和完全恢復,且有復中的可能,如復中病情重者,其預后更差,故必須加強防止,囑患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遠房幃,調(diào)情志,同時輔以藥物防止,平時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如打太極拳,練氣功等以增強體質(zhì),提高防止效果。
目前臨床上對妊娠劇吐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兩種:家中治療和住院治療。但由于妊娠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