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病例分析:心房撲動呈2:1房室傳導
2018-11-19 12:00
閱讀:17845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陳海兵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房撲較心房顫動少見,往往有不穩(wěn)定的傾向,可恢復竇性心律或轉變?yōu)樾姆款潉?,但有時房撲可持續(xù)數月甚至數年。其癥狀取決于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心功能以及心室率的快慢。如無器質性心臟病且心功能較好,心室率不快的患者,則無明顯癥狀。房撲時心房收縮功能仍得以保存,栓塞的發(fā)生率較心房顫動主低。
圖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68歲,以心前區(qū)不適前來就診;
心電圖診斷:心房撲動,呈2:1房室傳導;順鐘向轉位
二、知識點
心房撲動心房撲動(atrialflutter)簡稱房撲??砂l(fā)生于無器質性心臟病者,但多見于一些心臟病者,如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心肌病、心包炎、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術后等,也可見于一些非心臟疾病,如肺栓塞、甲狀腺功能亢進、酒精中毒、電解質紊亂、洋地黃中毒等。
1、發(fā)生機制
房撲的發(fā)生在電生理證實為折返激動。I型房撲現(xiàn)在認為是心房內的大折返和微折返綜合的結果。近年來提出的心肌組織各向異性傳導是心律失常形成的一種機制,各向異性傳導指傳導沿心肌長軸偉導較橫軸傳導為快。當心房肌有病變時,各向異性傳導更為突出,可造成微折返。Ⅱ型房撲的發(fā)生機制不是十分清楚,可能為微折返激動,由于沒有可應激的間隙,造成調搏不能終止發(fā)作。
2、心電圖表現(xiàn):
(1)I型房撲(典型房撲)
①P消失,代之以形態(tài)及方向相同、間隔規(guī)則的鋸齒狀F波,F(xiàn)波尖端向下(主要表現(xiàn)在Ⅱ、Ⅲ、aVF導聯(lián)),F(xiàn)-F波之間無等電位線;
②F波頻率250~350bpm(個別可以低于200bpm);
③QRS波群形態(tài)正常,出現(xiàn)差異性傳導時則寬大畸形;
④房室傳導比例多呈2:1或4:1,呈1:1者少見。若傳導比例固定,則心室率齊,或傳導比例不固定,則心室律不齊。
(2)Ⅱ型房撲
①F波圓鈍直立,頻率多在350-430bpm。
②F-F波之間有等電位線。
I型房撲通過食道調搏可終止,而Ⅱ型房撲食道調搏無效,常可轉變?yōu)榉款潯?br />
附:BIX法則HaroldBix提出,當室上性心動過速發(fā)作時,如果P’(F)波位于RR間期中央,則在QRS波內可能隱藏有P’(F)波。此類心律失常通常為房性心動過速或心房撲動伴2:1房室傳導。應用增加迷走神經張力或藥物的方法改變房室傳導比例,暴露出P’(F)波的直實頻率是鑒別的可靠方法。
三、臨床意義
房撲較心房顫動少見,往往有不穩(wěn)定的傾向,可恢復竇性心律或轉變?yōu)樾姆款潉?,但有時房撲可持續(xù)數月甚至數年。其癥狀取決于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心功能以及心室率的快慢。如無器質性心臟病且心功能較好,心室率不快的患者,則無明顯癥狀。房撲時心房收縮功能仍得以保存,栓塞的發(fā)生率較心房顫動主低。
參考文獻:
1、蘇拉維茨(BorysSurawicz)著;尼蘭斯(TimothyK·Knilans)著;郭繼鴻譯;洪江譯.周氏實用心電圖學第6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4.01.
2、程樹槃林琦等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與電生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3、陳建新編著,新編心電圖簡明診斷標準,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
4、牟延光主編.臨床心電圖精解[M].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