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渡舟(1917年~2001年),遼寧營口人。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已故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劉老1950年,考入衛(wèi)計委中醫(yī)進修學校學習,畢業(yè)后在北京行醫(yī)。1956年,調入北京中醫(yī)學院(后更名為“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從事《傷寒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劉老推重經方,不薄時方,在治療許多疑難重癥時,每能出奇制勝,化險為夷。
柴胡活絡湯組成 柴胡10克,黃芩10克,茵陳30克,鳳尾草30克,土茯苓15克,草河車15克,炙甘草10克,土元10克,茜草10克,當歸20克,白芍20克,澤蘭10克,紅花10克,海螵蛸10克。
柴胡活絡湯功能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活血通絡。
柴胡活絡湯主治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遷延性肝炎,肝硬化等,證屬肝血瘀阻,絡脈不通,濕熱毒邪入于血分者。臨床表現(xiàn)為:心煩口苦,肝脾腫大,胸脅滿悶,肝區(qū)不適,有時刺痛或脹痛,固定不移,晝輕夜重,飲食不振,神疲乏力,或見齒齦出血,小便黃赤而短,脈象弦細而澀,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舌苔白膩或微黃。
柴胡活絡湯用法 水煎服,日1劑,每日2次。
柴胡活絡湯方解 柴胡解毒湯由柴胡、黃芩、茵陳、鳳尾草、土茯苓、草河車、炙甘草等7味藥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條達肝氣,又可以推陳致新;黃芩清利肝膽郁熱;茵陳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是中醫(yī)治療黃疸的圣藥,不可或缺;鳳尾草是一味民間的草藥,江南地區(qū)使用較多,功擅清熱利濕,對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土茯苓解毒除濕,草河車清熱涼血,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疏肝清熱,利濕解毒之功。若濕熱毒邪入血,證屬肝炎血分,則在柴胡解毒湯基礎上,加入土元、茜草、當歸、白芍、澤蘭、紅花、海螵蛸等藥而成柴胡活絡湯。方中土鱉蟲味咸軟堅,乃蟲類搜剔之品,具有較強的活血祛瘀,消積通經之功;茜草涼血活血;當歸養(yǎng)血活血;白芍養(yǎng)肝陰、補肝血;澤蘭辛散苦泄,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紅花辛散溫通,專入血分,功?;钛铕?,通經止痛;海螵蛸則用于軟堅散結。
柴胡活絡湯加減 肝區(qū)疼痛明顯者,加入川楝子、元胡;若血瘀有熱,脈弦細,舌絳紫暗,則加入涼血活血之雙丹湯(丹皮、丹參);若濕熱毒邪已入血分,而又兼見轉氨酶持續(xù)不降,氣分濕熱明顯,可加入金錢草、垂盆草、白花蛇舌草,以增強清熱解毒祛濕之力,名為三草活絡湯。
大便溏薄者,加白術、炮姜;臍腹痛痛,加白芍、枳實;小腹痛脹而少尿者,加桂枝、茯苓;失眠少寐者,加酸棗仁、合歡皮;惡心嘔吐,加半夏、竹茹;尿黃便秘,加水紅花子、大黃;心煩懊惱者,加梔子、豆豉;口渴欲飲者,加生石膏、天花粉;兩腿無力者,加黨參、麥冬、五味子;腰痛加桑寄生、杜仲等。(柴胡活絡湯 閆軍堂 整理)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