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宮頸機能不全”?
2018-10-10 11:00
閱讀:6098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房勇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眾所周知,在孕中期的自然流產及孕晚期的早產中,有很大一部分與“宮頸機能不全”有關系,文獻報道為60~80%左右。在臨床上,孕婦往往是出現了流產跡象或者是難免流產、早產后,才意識到可能有宮頸機能不全的情況,但可能為時已晚,所以說,能提前診斷出“宮頸機能不全”,對于孕婦的預后是至關重要的。
眾所周知,在孕中期的自然流產及孕晚期的早產中,有很大一部分與“宮頸機能不全”有關系,文獻報道為60~80%左右。在臨床上,孕婦往往是出現了流產跡象或者是難免流產、早產后,才意識到可能有宮頸機能不全的情況,但可能為時已晚,所以說,能提前診斷出“宮頸機能不全”,對于孕婦的預后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在國際上,對于“宮頸機能不全”的定義及診斷尚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復習文獻資料,并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現初步探討一下關于“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問題:
一、關于“宮頸機能不全”的定義:
1、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定義: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無痛性孕中期流產,并排除早產或胎盤早剝的情況下,屬于“宮頸機能不全”。但個人認為,只要是出現1次無痛性孕中期流產,就需要高度懷疑有宮頸機能不全的可能性,不能絕對的按照3次來確定。另外,孕婦沒有過中期妊娠自然流產史,并不能排除沒有宮頸機能不全的可能性。
2、2003年,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把宮頸機能不全的臨床特點描述為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孕中期流產病史,但是在2014年,ACOG對指南進行了更新,此次沒有強調多少次無痛性孕中期流產病史。
二、關于“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
宮頸的組織學結構決定了妊娠期宮頸的特殊機能情況,但是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種辦法可以“確診”宮頸的機能是否正常,也就是說,“宮頸機能不全”的概念也是比較模糊的,宮頸機能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另外,在臨床上,造成自然流產或者是流產的原因也有很多,如感染因素、性激素因素或者是全身激素水平影響等,這些原因與真正的“宮頸機能不全”交織在一起,很多時候最終難以確定具體是什么原因。盡管診斷真正的宮頸機能不全非常困難,但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依然存在,分為孕前診斷及孕期診斷。目前常用的臨床診斷方法可以分為三種:
1、根據病史:
反復性無痛性宮頸擴張導致妊娠中期(16-24周)流產或早產,胎兒多為解剖正常的活胎。在這里需要注意兩個關鍵要素:一是宮頸擴張的早期沒有腹痛的情況;二是沒有導致流產的其他原因,如胎盤早剝、宮內感染、死胎和胎兒畸形、嚴重的外傷史,或者是嚴重的內分泌異常情況(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另外,并不強調流產或者是早產的次數,需要注意,且在孕前及孕期都可診斷。
2、依據**窺器檢查:
主要是在孕前診斷,當然,也可以在孕期。本人認為,在孕前檢查是比較重要的,雖然有很多種辦法,但是用宮頸擴張棒探查宮頸口的開大程度,仍不失為一種簡潔迅速且無創(chuàng)的檢查辦法,通常認為,宮頸擴張棒能順利進入宮頸口,感覺上阻力很小或者是沒有阻力,就可以診斷是宮頸機能不全。另外,妊娠中期(通常在16周左右)進行宮頸檢查,發(fā)現宮頸口擴張(大于0.5cm)、宮頸管變短(小于2cm)、宮頸質軟或者是質韌但不硬的情況下,可以初步做出“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是需要處理的。
3、超聲診斷宮頸機能不全:
經**超聲測量宮頸長度對早產的診斷和預防產生了極大影響。美國婦產科學會認為正常情況下,超聲檢查不需要常規(guī)測量宮頸管長度,但對有16-36周流產史、早產史的孕婦,在孕16-24周間進行宮頸長度篩查是很有必要的,通常認為,宮頸縮短至<25mm,應考慮宮頸機能不全的可能,當然,有的認為小于30mm就可以診斷,其實并沒有本質區(qū)別。但個人認為,這一診斷標準只能是作為參考,通常不能單純依靠這一標準來確診“宮頸機能不全”,否則,會出現很多的誤診情況,因為不同人的宮頸管長度本身是有差異的。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