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四逆散的臨床應用

四逆散的臨床應用

2012-07-31 11:08 閱讀:11305 來源:中華現(xiàn)代中醫(yī)學雜志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四逆散,原出《傷寒論》,為張仲景所創(chuàng)的一首名方。原方由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干)、柴胡、芍藥各等分所組成。主治少陰病之四逆證。方中柴胡苦平,微寒,疏達肝氣,升脾胃之清陽;枳實辛苦酸,微寒,瀉熱行氣,降脾胃之濁陰;白芍苦酸,涼,益陰

    四逆散,原出《傷寒論》,為張仲景所創(chuàng)的一首名方。原方由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干)、柴胡、芍藥各等分所組成。主治少陰病之四逆證。方中柴胡苦平,微寒,疏達肝氣,升脾胃之清陽;枳實辛苦酸,微寒,瀉熱行氣,降脾胃之濁陰;白芍苦酸,涼,益陰血,斂肝陰,緩中調胃;甘草甘平,益太陰之氣,緩急止痛。柴胡配枳實,兩者一升一降,可升清降濁,解郁開結,疏達陽氣;柴胡甘草同用,和中疏郁;枳實配芍藥,一氣一血,調其血氣;芍藥與甘草相伍,和血利陰,緩急舒攣,調和肝脾。四藥辛、苦、酸、甘、寒,共呈疏肝理脾,升清降濁,緩急止痛之功效。四逆散選藥精當,配伍獨特,療效突出,是古今常用之效方。后世疏肝諸方,如《景岳全書》之柴胡疏肝散、局方逍遙散等皆是從本方發(fā)展變化而來,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系列亦均由桃紅四物湯與四逆散綜合加味而成。本方被應用于臨床內、外、婦、兒各科。筆者現(xiàn)將四逆散的臨床應用綜述如下。

    1.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中醫(yī)稱之為“乳癖”,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乳房腫塊或乳房腫痛,月經期加重。中醫(yī)理論認為,情志不舒,肝郁氣滯為其主要病因,與肝、胃、沖、任四經密切相關。肝失疏泄,氣機阻滯;肝病及脾,脾運失健,聚濕成痰,痰阻氣機,停于胸脅;肝郁、氣滯、痰凝,結于乳絡而成“癖”.巫嘉琴用四逆散合金鈴子散為主方治療乳腺增生癥88例,取得滿意效果。腫塊稍硬加丹參、牡丹皮;腫塊有熱感者加金銀花、連翹;兼氣血虛加黨參、黃芪等;經前痛加益母草;脹痛明顯加青皮、香附等。15天為1個療程,最短1個療程,最長6個療程,總有效率為97.72%.其中腫塊乳痛消失,停藥后3個月不復發(fā)53例;腫塊最大直徑縮小50%以上,乳痛消失24例;腫塊縮小不足50%,乳痛減輕或腫塊縮小50%以上,乳痛不減輕9例;腫塊不縮小或腫大變硬者或單純乳痛緩解2例。張彩蓬報道用四逆散加減治療乳腺增生35例,取得滿意療效。林振文用四逆散加減:柴胡、白芍、枳實各9g,甘草3g.痰濕阻滯加法半夏、浙貝母、夏枯草;氣虛加黨參、黃芪;血虛加當歸、黃芪;疼痛加秦艽;氣滯加青皮、陳皮;納差加谷芽、麥芽;熱郁肝經加牡丹皮、梔子;血瘀加赤芍、皂角刺;失眠加酸棗仁、柏子仁、合歡皮;乳癌術后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每日1劑水煎服,6天為1個療程,治療1~3個療程。結果顯效(癥狀及腫塊消失)268例,有效49例,無效33例。

    2.小兒腹痛

    詹雪梅等治小兒腹痛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齡3~12歲,以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5~10歲多見。腹部B超檢查無陽性發(fā)現(xiàn),血常規(guī)和肝功能正常。大便常規(guī)及集卵未檢到蟲卵。31例曾給予驅蛔,亦無蛔蟲排出。臨床表現(xiàn)不規(guī)則腹痛,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經用西藥治療效果不佳。予以四逆散加味:柴胡5~10g,白芍10~20g,川樸6~10g,炒枳殼5~10g,制香附6~10g,炒延胡索6~10g,黨參10~15g,甘草5g,蒲公英20~30g.如口苦嘔惡酌加川連、吳茱萸、佛手片、郁金;便秘腹脹大便干結者,酌加萊菔子、制大黃;傷食生冷,胃寒作病可加高良姜、桂枝;胃腸積熱加黃芩、姜半夏。7天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忌冷飲,避免勞累、情志刺激。

    3.心臟神經官能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臨床可見胸悶、胸痛、心悸、善太息、失眠、體倦乏力等癥狀,且諸癥隨情志變化而波動,多屬于中醫(yī)“郁證”、“胸痹”等范疇。五志過激傷及肝木,肝氣郁滯,可致心氣匱乏,帥血無力而發(fā)為本病。可見,肝氣郁滯為其基本病機。楊洪軍等[5]用四逆散加減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40例,取得滿意療效。方藥柴胡20~24g,白芍24~30g,枳實20~30g,郁金12~20g.若肝氣郁結較甚,加香附、佛手等;若屬氣滯血瘀,加三棱、莪術等或桃紅四物湯;若屬氣滯痰阻,合二陳湯;若肝郁化火者,加黃連、梔子等;若屬肝郁腎虧者,合二仙湯。7天為1個療程,服藥3個療程后,32例治愈,占80%;6例有效占,15%;2例無效,占5%,總有效率為95%.楊寧等[6]報道用四逆散合天王補心丹加減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取得較好療效。

    4.不孕

    趙紅用柴胡、枳實、赤芍、甘草各10g,丹參30g,穿山甲15g.肝郁枳實增量;血瘀加水蛭;痰濕互結加黃芪、桂枝;附件增厚,壓痛明顯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附件炎性包塊加莪術;輸卵管積水加大戟、澤蘭;輸卵管結核加夏枯草、蜈蚣;輸卵管不通伴黃體功能不全加鹿角霜;氣血不足加黨參、當歸;腎虛加紫河車、鹿角膠(烊化)。每日1劑水煎服,經期停用。3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顯效(輸卵管已通暢或妊娠)136例,有效42例,無效68例,總有效率為

    5.陽痿

    陽痿屬于重度的勃起功能障礙(ED)。陽痿一證,在《馬王堆漢墓醫(yī)書》稱之為“不起”,在《內經》中稱之為“陽痿”、“陽器不用”、“陽器不舉”等。陽痿與肝經的關系較為密切,如《靈樞·經脈篇》所云:“肝者,筋之合也,聚于陰器。”中醫(yī)認為肝失疏泄,氣血失調,經脈運行障礙,宗筋難得其養(yǎng),可發(fā)為陽痿不舉。歐春用四逆散加減,疏肝益腎治療功能性陽痿65例,獲得較好療效。方藥:柴胡、枳殼、白芍、桑螵蛸各9g,制香附6g,陽起石、淫羊藿、制首烏各15g,菟絲子、懷牛膝各12g,偏腎陽虛者加鹿角片、巴戟天等;偏腎陰虛者,去制香附,加熟地黃、枸杞子等;氣明顯者,加黃芪、黨參等;兼瘀者,加當歸、紅花等;病程久者,酌加蜈蚣、刺猬皮等。每日1劑,14天為1個療程,連治療1~4個療程,并且輔以適當的性知識教育。結果,近期治愈19例,顯效23例,有效14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6.2%.王全都報道用四逆散加味治療陽痿15例,取得滿意療效。

    6.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IBS),以大便習慣改變?yōu)橹饕卣鳎亲畛R姷奈改c道功能紊亂性疾患。臨床表現(xiàn)常有痙攣性腹痛(以左下腹多見)和便秘,或有慢性便秘伴間歇發(fā)作的腹瀉。IBS屬中醫(yī)學“腹痛”、“腹瀉”、“便秘”范疇。病機與肝脾失調有關。肝失疏泄,肝木乘脾,脾失健運而泄瀉,或因氣機失調而腹痛,或肝脾氣滯,胃氣不降而便秘。周向陽等以四逆散為主辨證治療腸易激綜合征120例效果較好。治療以四逆散為基礎方,肝氣乘脾而腸鳴泄瀉、水氣俱下者加防風、木香、厚樸;氣機郁滯而便秘難下、腹脅氣脹攻痛者加檳榔、大黃;肝郁脾虛而便溏完谷不化、氣短乏力者加黃芪、黨參等;寒濕阻滯而便溏或下痢純白黏液、四肢不溫者加制附子、炮姜溫中化濕,10天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1~4個療程,臨床治愈86例,有效34例。丁向前用四逆散合痛瀉要方治療73例IBS療效滿意。方藥:柴胡、枳殼、白芍、陳皮、白術、山藥、決明子、香附、茯苓各10g,甘草3g.兼見五更泄瀉者酌加吳茱萸、干姜;兼見嘔惡者,佐以半復、生姜;大便秘結者加全瓜簍、郁李仁以潤腸通便。結果治愈51例,占69.9%,顯效16例,占21.9%,改善4例,占5.5%,無效2例,占2:7%,總有效率為91.8%.方承康報道用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治療難治性腸易激綜合征取得較好療效。

    7.其他

    戴明等用四逆散治療肋間神經痛、淋巴結腫大、尿路感染、膽囊炎等取得滿意效果。張燕等介紹陳瑞春用四逆散治療梅核氣、胃痛、便秘、膽結石、乳腺小葉增生、心悸等亦取得滿意效果。

    四逆散雖然只有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四味藥,但藥少而精,臨床應用廣泛。仲景用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等證。從藥理上分析,方中柴胡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明顯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熱等作用,還能抑制胃液分泌、抗炎、保肝利膽等作用;枳實有增強小腸平滑肌緊張程度和位相性收縮功能,還有抗炎、鎮(zhèn)靜等作用;芍藥有抗炎、抗菌、鎮(zhèn)痛、解痙等作用;甘草有解痙、抗?jié)兊茸饔?。諸藥合用,能疏肝理脾。本方經臨床實踐,效果良好,其應用范圍仍在逐漸擴大。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