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yī)學進展 > DEFINITION研究:陳紹良等提出冠脈復雜分叉病變新標準

DEFINITION研究:陳紹良等提出冠脈復雜分叉病變新標準

2014-12-25 15:14 閱讀:2726 來源:醫(yī)脈通 作者:老* 責任編輯:老者
[導讀] 關于如何區(qū)分冠狀動脈復雜分叉病變和簡單分叉病變,此前沒有任何標準。

    關于如何區(qū)分冠狀動脈復雜分叉病變和簡單分叉病變,此前沒有任何標準。

    近期,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陳紹良教授等在《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名為DEFINITION的研究中指出,可以通過觀察患者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并置入藥物洗脫支架1年時主要不良心臟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發(fā)生率的高低,來區(qū)分冠脈復雜分叉病變和簡單分叉病變。

    該研究表明,冠脈分叉病變的復雜性對預后有顯著的影響。分叉病變越復雜,1年時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率越高。

    通過分析與1年時主要不良心臟事件有關的因素,作者提出了復雜分叉病變新標準:

    2個主要標準:(1)左主干遠端分叉病變:分支狹窄程度≥70%,分支病變長度≥10 mm;(2)非左主干分叉病變:分支狹窄程度≥90%,分支病變長度≥10 mm.

    6個次要標準:(1)中重度鈣化;(2)多處病變(1、2兩個因素已被證實與預后不良有關);(3)分叉角度<45度;(4)冠脈主支直徑<2.5 mm;(5)病變處有血栓(通常見于急性冠脈綜合征)(6)主支病變長度≥25 mm.

    患者只要達到1個主要標準及任何2個次要標準,就能判定為復雜分叉病變。

    該研究顯示,PCI術后,復雜分叉病變患者1年內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簡單分叉病變患者,發(fā)生率分別為16.8%和8.9%.

    圖 復雜病變患者和簡單病變患者1年無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生存率比較

    在復雜分叉病變的治療上,雙支架技術(主支和分支同時置入支架)和必要時支架技術(主支置入支架,分支視情況決定是否置入支架)在1年內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率上沒有優(yōu)劣之分,分別為5% 和5.3%.

    在復雜分叉病變患者中,接受雙支架技術治療者住院期間支架內血栓發(fā)生率為1%,1年內血運重建率為5.6%,而在接受必要時支架技術治療者中上述兩類事件發(fā)生率均明顯降低,分別為0.2% 和3.2%.不過,與必要時支架技術相比,雙支架技術治療1年時心源性死亡(2.8% vs 5.3%)和住院期間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發(fā)生率(5.0% vs8.4%)均較低。

    研究者強調,“對于簡單分叉病變而言,采用越簡單的技術治療,效果越好。”在這項研究中,簡單分叉病變占70%左右。

    冠脈分叉病變是指冠脈主支、分支部位分別或同時存在的嚴重狹窄的病變,約占所有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16%,術后分支再狹窄率較高,主要不良心臟事件和靶病變血運重建率也高。

    這項研究納入1500 例冠脈病變患者,共有3660 處分叉病變,所有患者接受PCI 并置入藥物洗脫支架。主要終點事件為1年內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發(fā)生率,次要終點為支架內血栓形成發(fā)生率。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