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腫瘤科醫(yī)學進展 > 柳葉刀:阿司匹林可降低癌癥相關死亡率
三個新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癥相關死亡率的風險,并可以降低或預防遠處轉移的風險。Peter M. Rothwell,牛津大學教授,是三個研究的主要作者。
第一項研究 日服阿司匹林對癌癥發(fā)病率、死亡率短期效應
該研究3月21日發(fā)表在柳葉刀雜志上,對比日服阿司匹林和不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發(fā)現(xiàn)在51個臨床試驗中,阿司匹林均可降低非血管性死亡(1021 vs 1173例死亡;OR,0.88;p=0.003)。當數(shù)據(jù)變?yōu)?4個臨床試驗時(n=69224;89%總隊列),阿司匹林組比對照組的死亡人數(shù)明顯減少(562 vs 664;OR,0.85;p=0.008)。
鑒于最近和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中血管性事件發(fā)生率非常低,癌癥預防作用可成為這類設置中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
引人注目的結果 但存在局限性
在同期述評中,Andrew T. Chan博士,來自哈佛醫(yī)學院,指出,盡管這些結果非常令人信服,但也有其局限性。這些分析中排除了最大的隨機試驗。婦女健康研究(WHS)中,39876名女性隔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超過10年;醫(yī)師健康研究(PHS)中,22071名男性隔日服用325mg阿司匹林,超過5年。這兩個研究沒有被納入,主要是因為隔日服用和每日服用之間存在生物學效應的差異。但是,這兩個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對降低結直腸癌風險和總體癌癥發(fā)病率或死亡率沒有關聯(lián)。
另一個限制,是研究者只用了6個隨機對照試驗去分析低劑量阿司匹林在癌癥一級預防中的作用。在這6個試驗中(n=35535),顯示阿司匹林在3年后可降低癌癥發(fā)病率,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
第三個限制是因為這些納入的研究都旨在討論心血管終點,沒有關于癌癥篩查或監(jiān)測的信息。
最后,一些分析受到數(shù)據(jù)質量的限制,一些估計是匯總了個體水平的數(shù)據(jù)。
這些數(shù)據(jù)應該不是阿司匹林的最終結論,還不足以做出以人群為基礎的推薦,因為WHS和PHS在其中起著重要的制衡作用。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日服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事件,即使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認為阿司匹林的血管和抗癌效益超過顱外出血的危害,一般嚴重的不良效應,例如不那么嚴重的出血在這些分析中沒有涉及。
第二項研究 日服阿司匹林對癌癥轉移的作用
該研究也是3月21日發(fā)表在柳葉刀雜志上。對5個大型的隨機臨床試驗進行了分析,這些臨床試驗研究日服阿司匹林(75mg或以上)預防血管事件的作用。該隊列包含17285個參與者,987個人在隨訪6.5年中發(fā)現(xiàn)了新的實體瘤。
阿司匹林科降低癌癥遠處轉移的風險36%(p=0.001),對于腺癌,風險可降低46%(p=0.0007)。對于在初次診斷時腺癌沒有轉移的患者,在隨后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阿司匹林的使用可降低轉移風險約70%。
阿司匹林可降低腺癌患者的癌癥死亡率,特別是那些在診斷時沒有轉移的患者。阿司匹林還可以降低致命性腺癌的整體風險,但對于其他致命癌癥沒有此作用。這些作用獨立于年齡和性別等混雜因素,但是絕對的最大受益者吸煙者。
第三項研究 阿司匹林對癌癥發(fā)病率和轉移的作用:觀察性研究 vs 隨機對照研究
該研究3月21日發(fā)表在柳葉刀腫瘤雜志上,觀察阿司匹林對癌癥轉移的作用,但是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在阿司匹林對20年癌癥特異性死亡率的作用上,作者比較了觀察性研究和隨機試驗的結果。他們進行這種比較,因為盡管隨機試驗可以明確建立結直腸癌、其他實體瘤和轉移的風險,這類試驗缺乏統(tǒng)計學力度去建立對不常見癌癥和婦科腫瘤的作用。觀察性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數(shù)據(jù)。
總體上,觀察性研究的結果與隨機試驗的結果類似,顯示常規(guī)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某些癌癥的長期風險以及遠處轉移的風險。
在6個入選的隨機試驗中,阿司匹林組可降低結直腸癌的20年死亡風險;在26個病例對照研究中,阿司匹林和結直腸癌風險降低也具有相關性。
研究者觀察到食管癌、胃癌、膽管癌和乳腺癌的風險降低,病例對照試驗與隨機試驗的結果高度相關,最大的效應是在消化道癌癥中觀察到。
在5項研究中,常規(guī)使用阿司匹林與癌癥遠處轉移風險降低有關;在7個研究中,與區(qū)域性轉移的降低無關。這些結果與隨機試驗的結果一致。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fā)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