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太少兩解治低熱

太少兩解治低熱

2011-08-18 13:46 閱讀:1686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作者:q****e 責任編輯:qionghe
[導讀] 李某,女,59歲。2011年5月6日初診?;颊叩蜔醿稍掠?,在某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治療月余,癥狀未見明顯好轉,遂就診于安徽省名老中醫(yī)楊從鑫,刻診:口苦,低熱怕冷,口腔潰瘍,精神差,疲勞無力,舌淡紅苔白,脈弦弱。追問病史,初為外感,發(fā)熱惡寒,幾天后出現口苦咽

    李某,女,59歲。2011年5月6日初診?;颊叩蜔醿稍掠?,在某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治療月余,癥狀未見明顯好轉,遂就診于安徽省名老中醫(yī)楊從鑫,刻診:口苦,低熱怕冷,口腔潰瘍,精神差,疲勞無力,舌淡紅苔白,脈弦弱。追問病史,初為外感,發(fā)熱惡寒,幾天后出現口苦咽干,疲勞無力,納差,惡心嘔吐。予小柴胡湯加減,處方:柴胡15克,黃芩12克,制半夏10克,生曬參10克,生姜10克,大棗4枚,大青根20克,山豆根15克,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陳皮15克,甘草6克。5劑,日1劑,水煎服,分2次早晚溫服。

    5月12日二診:藥后自測體溫有所降低,但仍感低熱,納差,舌淡紅,苔白,脈弦弱。予上方加炒谷麥芽各15克,炒雞內金20克。5劑,水煎服。

    5月18日三診:患者自訴癥狀無明顯好轉,仍困倦乏力,低熱怕冷,納差,寒熱往來,舌淡紅,苔白,脈弱。證屬太陽少陽并病,方用柴胡桂枝湯加減,處方:柴胡20克,制半夏12克,黃芩15克,西洋參12克,生姜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葛根20克,陳皮12克,厚樸15克,云苓15克。7劑,日1劑,水煎服。

    5月26日四診,患者自訴已無低熱,納食增加,精神明顯好轉,為鞏固治療,予上方去厚樸,加炙黃芪20克,以增強正氣。

    按:低熱是臨床常見病,多由外感之邪侵入人體,與人體正氣作斗爭,如果正能勝邪則汗出熱退,如正不勝邪,其病為進,則汗出仍發(fā)熱。初感外邪大多在表階段由汗解之,如果外感五六天正氣還不能御邪外出,正所謂“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出現往來寒熱,胸脅苦滿,不欲食,心煩喜嘔等癥狀。方中重用柴胡、黃芩以祛邪,使半表半里之邪由外解之。半夏與生姜合用能夠健胃止嘔;人參、炙甘草、大棗扶正以抗邪。二診后患者仍有低熱惡寒,為太陽之證未罷。故用桂枝、白芍、葛根以解表。藥證相對,病告痊愈。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