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疏肝和胃治腹瀉

疏肝和胃治腹瀉

2012-01-11 10:35 閱讀:2601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責任編輯:申瓊鶴
[導讀] 安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徐經(jīng)世老中醫(yī)行醫(yī)50余載,在治療肝膽脾胃及各種疑難雜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證經(jīng)驗。他認為脾虛生濕和木盛乘土是脾胃病的兩大基本病機,治療應特別注重調護脾胃和疏理肝膽相結合。 徐經(jīng)世2011年8月曾接診一位50多歲的女患者,患者主

    安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徐經(jīng)世老中醫(yī)行醫(yī)50余載,在治療肝膽脾胃及各種疑難雜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證經(jīng)驗。他認為脾虛生濕和木盛乘土是脾胃病的兩大基本病機,治療應特別注重調護脾胃和疏理肝膽相結合。

    徐經(jīng)世2011年8月曾接診一位50多歲的女患者,患者主訴胃脘部畏寒、腹瀉反復發(fā)作5年余,稀便每日5~10次不等,并伴有神疲乏力,納谷不馨,時有上腹飽滿感,飯后加重,腸鳴腹痛,瀉后痛減,肛門有重墜感。偶有頭暈頭昏,失眠多夢等。前醫(yī)言其脈沉細,以為是沉寒久客,脾腎陽虛之證,治以溫補,仿附子理中湯加味。處方中有熟附片12克,肉桂8克,干姜8克,此外且有山萸肉、巴戟天、臺烏藥、川杜仲、淫羊藿及黨參、黃芪、白術等?;颊叻碌谝粍┍阌X口燥咽干,面如火烤,甚是難耐,不敢再服。至徐經(jīng)世處,詳問病史,知其有慢性淺表性胃炎20余年,脈來細弦略沉,舌質淡,苔黏膩,認為此系肝胃不和,濕痰中阻之象,治以疏肝和胃,化濕暢中法,方仿蒼白二陳加味,處方:煨葛根15克,蒼白術各12克,陳枳殼12克,橘絡20克,綠梅花15克,姜半夏12克,天麻15克,厚樸花10克,煨姜5克,姜竹茹10克,扁豆花30克。囑服7劑,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品。7日后病家復診,諸證大減,大便成形,日行二三次,胃脘部畏寒亦有顯著改善,已無腹痛,其他伴隨癥狀也明顯好轉,舌苔轉薄。徐經(jīng)世言:“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濕勝則飧泄,乃獨由于濕爾。”效不更方,原方稍作調整,再進10劑,以觀后效。

    按:由此案可知,辨證準確,則效若桴鼓;施治不當,則延誤病機。所以,調治脾胃時用藥很關鍵,既要防溫燥太過傷胃,又需防滋膩太過礙脾;用降濁藥物時,應注意升舉脾氣,以防清陽下陷;用寒涼藥物時,當注意炒制或反佐辛溫之品,以防寒涼傷胃;用補氣藥物時,需注意防止生發(fā)肝陽,同時還需防肝氣來犯,故制方時酌情配伍疏肝理氣之藥。若疾病久治不愈,失治成災,誤治為害,最后必然轉為疑難雜病,表現(xiàn)出陰陽錯亂,寒熱錯雜,虛實相間,表里俱病的特點,給辨證帶來很大的困難。徐經(jīng)世所制諸方,多主以和法,瀉中有補,補中有運,寒溫并用,升降同調,在疏肝理氣、化痰除濕、消食、泄熱、散寒、活血的同時辨證配伍益氣、養(yǎng)陰、養(yǎng)血之法,使邪氣漸去,正氣來復而趨于平和。不求顯效于一時,但求收功于長久。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