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資料:
1、患者女,28歲,肛緣腫塊脫出5年伴肛旁腫塊3個月入院,8年前有肛瘺切除手術史,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史,否認輸血史及藥物過敏史。體檢:體溫:36.2℃,脈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10/60mmHg發(fā)育正常,營養(yǎng)中等,步入病房,檢查合作。全身皮膚、鞏膜未見黃染及出血點,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頸軟,心肺未聞及明顯異常。腹平軟,肝脾未觸及,腹部無壓痛及反跳痛;肛周6-11點鐘見一大小約1cm*1.5cm大小腫塊脫出,色暗,**檢查見腫塊與肛內齒線附近粘膜隆起相連,齒線處多枚痔核,腫塊表面覆蓋皮膚粘膜,指套退出無染血;距肛周約5cm、骶骨前可見一1cm*1.5cm大小腫塊,與周圍組織界限清,輕微紅腫,有壓痛,未見明顯膿性分泌物;脊柱四肢活動自如無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初步診斷:1.混合痔2.肛瘺?肛周膿腫?皮脂腺囊腫?完善術前相關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血生化、凝血功能,輸血全套,心電圖,全胸片等)后送通知單。術前診斷:1.混合痔2.肛瘺?肛周膿腫?皮脂腺囊腫?擬行手術名稱:PPH術+肛周腫塊切除術,麻醉方案:椎管內麻醉。
麻醉前談話時患者訴凌晨來月經,麻醉醫(yī)生談話,建議推遲手術,理由是女性生理期感染出血風險增加,等月經趕緊后再手術,患者聽取意見,遂延期。
2、患者女,37歲,轉移性右下腹痛兩天余入院,2008年有剖腹產手術史,有青霉素過敏史,否認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藥物過敏史。體溫:36.6℃,脈搏:11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21/66mmHg神清,精神可,發(fā)育正常,營養(yǎng)中等,自動**,查體合作,全身皮膚及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頸軟,心肺未聞及明顯異常,腹平軟,下腹可見陳舊手術疤痕,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肝脾肋下未及,未觸及明顯包塊,右下腹壓痛反跳痛較明顯,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雙腎區(qū)無叩痛。四肢及脊柱未見明顯異常。病理征(-)。診斷:急性闌尾炎,完善相關檢查;抗感染對癥治療;3.檢查完成后擬急診行手術治療?;颊咴V月經期第二天,夜班值班麻醉醫(yī)生拒絕實施麻醉,患者和外科醫(yī)生執(zhí)意急診手術,后請示麻醉科上級醫(yī)生,上級醫(yī)生指示麻醉前談話告知經期麻醉可能出現(xiàn)的所有風險值,由患者自主決定是否需要手術和麻醉?;颊吆炇鹬橥鈺?,遂急診在全麻下行LA。術中誘導維持及蘇醒期均平順,拔管后回病房交班,術后三天出院。
以上兩例都是育齡女性經期擬行手術麻醉,但是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其實對于經期是否需要暫停手術一直存在爭議。西方在20世紀60年代也是經期不做擇期手術,考慮的是凝血功能、貧血、感染、術后惡心嘔吐等因素。雖然現(xiàn)在這些因素都被證實不成問題,但是仍然有大部分麻醉醫(yī)生選擇暫停手術。理由如下:
1、女性經期存在的危險因素:盆腔充血,術中可能出血增多。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差,麻醉手術風險值增高;
2、女性經期激素水平變化,導致應激與抗病能力均下降,情緒容易波動,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引起出血感染及影響傷口愈合等;
3、經期凝血功能變化,有研究表明,經期血小板會有較大變化,在經期第一天常可降低,知道第三天或第四天方能回升至原來數(shù)值。另外,經期人體子宮內膜剝脫可釋放出較多的組織激活物質使人體出血傾向加大可能影響手術;、
4、經期女性痛覺比較敏感,對傷害性**反應強烈,曾有報道女性經期手術后月經紊亂甚至閉經;
5、很多手術需要導尿,經期導尿不安全;
6、從保護醫(yī)護自身來說,目前國內大環(huán)境不支持非急診非限期手術在經期進行。
我的理解是,經期是否需要延期手術主要還是根據(jù)手術方式大小及難易、麻醉操作與選擇、患者基本情況、患者自身意愿等來綜合判斷和決定,不是絕對,但是對于某些婦科手術,需要抗凝的手術,乳癌手術最好避免經期。
若患者要求經期手術,明確告知以上風險,可以審慎選擇麻醉方式:全麻神經阻滯相對安全,對于凝血功能正常的下肢下腹部短小手術,可以選擇單次腰麻盡量避免硬膜外麻醉,防止出現(xiàn)硬膜外血腫感染等。
總之,經期患者是否需要延期手術還是根據(jù)當時的情況環(huán)境因素綜合決定,不能一刀切。但正所謂“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若非急癥,延期手術也未為不可。
。目前臨床上對妊娠劇吐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兩種:家中治療和住院治療。但由于妊娠...[詳細]
隨著抗腫瘤治療逐漸進人免疫時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逐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