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prematureinfant)是指胎齡在26~37周(即196~259天)的活產嬰兒。由于早產兒不同正常新生兒,各項器官發(fā)育尚不完善,且胎齡越小,發(fā)育程度越差。尤其是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通氣和換氣功能存在障礙,容易導致患兒缺氧,為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就必須予以氧氣治療,以吸入氧氣提高血氧濃度,減輕腦缺氧,盡量保證存活。
1.早產兒的特點
早產兒大部分體重小于2500g,全身較多臟器發(fā)育尚未成熟,其器官發(fā)育程度與其胎齡密切相關,胎齡越小,發(fā)育程度越差。特別是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容易發(fā)生呼吸功能障礙,而導致患兒缺氧。且胎齡小于32周的極低體重兒易發(fā)生肺透明膜病(HMD)且生后2~3日又容易發(fā)生呼吸暫停。故經常出現缺氧,呼吸困難,往往需要氧療。
2.早產兒的氧氣治療
為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救治早產低體重兒,就有必要給予部分早產兒一定量的氧氣吸入才能提高血氧濃度,減輕腦缺氧,維持生命,如尼爾遜兒科所述:“每一個嬰兒必須接受任何對于維持生命和神經機能所必需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同時早產兒吸氧又存在一定的風險,容易發(fā)生視網膜?。╮etinopathyofpremature,ROP)及氧中毒(oxygentoxicity)。
2.1 合理用氧
即用氧指征?;純捍嬖谌毖醣憩F,這時應注意患兒意識狀態(tài)、肌張力、腱反射,有無抽搐以及呼吸暫停,瞳孔反應和腦電圖變化。一般指征為臨床有呼吸窘迫的表現,如發(fā)紺、呼吸困難,動脈氧分壓(PaO2)<50mmHg或經皮血氧飽和度(TcSO2)<85%。
2.2 氧療方法
常壓氧療:
(1)鼻導管給氧,導管插入鼻腔0.5~1cm,濕化瓶水溫45℃,氧流量為0.3~0.6L/min。
(2)面罩給氧,氧流量為1~1.5L/min。
(3)頭罩給氧,氧流量5~8L/min。
(4)高壓氧療法(hyperbaricoxyerntherapy,HBOT)是在2~3個大氣壓的特殊高壓氧艙內吸純氧。
常壓氧療采用一定氧流量持續(xù)長時間供氧至患兒缺氧癥狀消失,便于觀察病情變化,可以及時進行處理、治療、搶救,不像HBOT受環(huán)境限制,無發(fā)生加壓或減壓不當所致氣壓傷、減壓病等情況,使用范圍廣泛,例如HBOT禁忌的肺部感染、頻繁抽搐、顱內出血等均可繼續(xù)治療。
缺點:鼻導管吸氧,氧流量每增加1L/min,吸入氧濃度(FiO2)即增加10.0%,但如果患兒經口呼吸,則可導致氧療效果不佳,難以控制FiO2,面罩吸氧則能較好控制FiO2,但是吸入氣中FiO2升高,血氧分壓也升高,肺血內氧分壓與血內分壓成正比,肺泡內氧分壓也增高,血中的氧自由基也隨之增多,可能導致氧中等的發(fā)生??偟膩碚f,常壓氧療缺點是氧在組織和器官的彌散距離,氧儲備量還小于HBOT,不易到達遠離毛細血管的細胞中去,對腦缺氧、腦水腫、肺水腫的療效,及迅速糾正組織器官缺氧,以及治療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產傷、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新生兒核黃疸等癥時不如HBOT。
2.3 給氧濃度及時間
一般以30%~40%為宜,缺氧情況如發(fā)紺消失,呼吸正常,循環(huán)良好,PaO2在50~80mmHg或TcSO2在90.0%~95.0%,可以停吸氧。但如果體重小于1000g,可持續(xù)至24h,一般小于72h最好。部分新生兒吃奶發(fā)紺可在嬰兒吃奶后吸氧數分鐘??刂蒲鯘舛?,維持一定程度的缺氧可以興奮呼吸中樞,早日建立自身呼吸功能,原則供氧濃度不宜過高,能維持基本生命活動和神經機能需要就行。盡量采用常壓下間歇給氧,能低濃度不用中、高濃度,能短時間不長時間給氧。
2.4 氧療注意事項
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注意患兒皮膚顏色、唇色、呼吸頻率和類型,以及有無抽搐。加強對PaO2、TcSO2的監(jiān)測,控制在PaCO235~45mmHg,PaO250~80mmHg,TcSO290.0%~95.0%。同時要考慮早產兒視網膜病發(fā)生的可能性,檢查視網膜血管反應,若其直徑變細,則可能氧濃度過高,要適當降低吸氧濃度。
3.氧療的風險及防止
氧療可以維持和搶救生命,提高存活率,但也不可避免帶來危害,引起ROP和氧中毒。
3.1 早產兒視網膜病
Terry最先報道,稱為晶體后纖維增生癥(retrolentalfibroplasia,RLF),是一種纖維增生性視網膜病變,1984年正式趁早產兒視網膜病。近年其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其特征是視網膜缺血,新生血管生成,導致視網膜變性、脫離、并發(fā)白內障、繼發(fā)性青光眼、斜視、弱視,重癥致盲。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主要有兩種學說,血管因子學說和氧中毒學說。
Waldoe對ROP的分析發(fā)現,早產低出生體重是ROP發(fā)病的根本原因,且其嚴重程度與胎齡和出生體重成反比關系。胎兒視網膜血管開始從視盤逐漸向周邊生長,至足月時才能達到顳側周邊部,在妊娠足月前周邊視網膜無血管,存在著原始梭形細胞,它們是視網膜毛細血管的前身,在子宮低氧環(huán)境下,梭形細胞先增殖成條索塊,條索塊進一步管道化而形成毛細血管。當早產兒吸入高氧時,梭形細胞遭到損害,刺激血管增生,從視網膜內長到其表面,再深入玻璃體中。同時伴有纖維組織膜生長,在玻璃體前、晶狀體后形成纖維膜,膜收縮將周邊視網膜拉向眼球中心,重癥出現視網膜脫離。并且高濃度氧可使視網膜血管反射性收縮,并致視網膜缺血性損傷,自由基損傷也同時發(fā)生,在組織修復過程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血管促白細胞生長因子等造成血管過度增生,最后導致多血管纖維化。
但是亦有學者發(fā)現未吸氧的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亦患ROP。治療上早期多用激光治療,療效良好,藥物治療尚無特效藥物,如果視網膜脫離,治療恢復視力的可能性甚微。所以ROP早期診斷,盡早治療是關鍵。對接受40.0%以上氧濃度治療的早產低體重兒,要警惕視網膜病的發(fā)生。吸氧時間過長是發(fā)生ROP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二。意大利ROP多中心研究小組認為早產兒吸氧60天才具有ROP發(fā)生的價值而Kellner則把吸氧時間超過30d作為ROP篩查標準之一。多數學者認為吸氧超過14d的早產兒應提高警惕,應在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2~34周進行定期眼科隨訪,每2周進行1次,直至完全排除本病,對已發(fā)生的ROP要早診斷、早治療。
3.2 氧中毒
(1)肺型氧中毒(pulmonarytypeofoxygentoxicity)又稱慢性氧中毒(chronicoxygentoxicity)、呼吸機肺或纖維增生性肺病。是在人工機械通氣,使用呼吸機較長時間吸入高濃度氧引起的慢性肺損害。持續(xù)正壓給氧超過3h,FiO260%~80%,持續(xù)44h以上,可引起該病。其發(fā)病機制是氧在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如過氧化物自由基、羥離子、過氧化氫、單態(tài)氧等可使細胞膜磷酸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起過氧化作用,抑制細胞內巰基酶活性,DNA和細胞結構的完整性遭破壞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缺乏等,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初期呼吸道柱狀上皮細胞變?yōu)轺[狀上皮,接著肺泡Ⅰ型細胞壞死,Ⅱ型細胞增生,中期氣道內充滿嗜酸染色碎片、炎細胞及黏液分泌物等致肺不張、肺大皰、肺氣腫等,后期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增加,滲出物在肺泡內形成透明膜樣改變,晚期肺泡及間質出血、肺小動脈擴張、肺泡結構紊亂、間質纖維增生或形成纖維增生性毛細支氣管,后遺癥期肺內有斑點狀、大片狀肺不張,間以局部性不規(guī)則肺氣腫。該病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出汗、嗜睡、嘔吐、干咳、氣促、發(fā)紺、呼吸困難、咳嗽、吸氣性胸痛和三凹征,肺部聽診可聞及水泡音和哮鳴音。重癥并發(fā)心力衰竭。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預后良好。但重度患兒常死于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幸存者多遺留慢性哮喘、肺纖維增生癥、肺功能不良、肺心病等。治療尚無特效療法,故預防非常重要,早產低體重兒 不要盲目提高氧濃度,必須吸純氧最好不超過24h,必須正壓機械通氣,吸氧壓力小于35cmH2O,吸/呼時間比為1∶(1.5~2.0)。
(2)腦型氧中毒(encephalictypeofoxygentoxicity):吸入2~3個大氣壓以上的氧,出現視覺、聽覺障礙、惡心、抽搐、暈厥等神經癥狀,嚴重可昏迷、死亡。早產兒原則上不吸高壓氧,如有HIE也多在矯正胎齡40周后進行,幾乎無此病發(fā)生。總之,對于早產兒合理氧療,盡最大努力搶救患兒生命,盡最大努力減少后遺癥及并發(fā)癥。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