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神經內科醫(yī)學進展 > Neurology:急性腦炎臨床轉歸的預測因素
最近,《Neurology》雜志發(fā)表了一項回顧性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急性腦炎患者的病理學原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管理及結局,并確定轉歸的預測因素。小編對該研究進行編譯整理,與大家分享。
研究人員對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在梅奧診所診斷為急性腦炎的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基于最終診斷將患者分為3組:病毒性腦炎,自身免疫性腦炎,其他/未知病因腦炎。采用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來評估患者在出院時的良好或不佳結局。
研究者們篩選出198例患者(100 [50.5%]例男性和98 [49.5%]例女性),平均年齡58歲(范圍41.8-69)。病因包括病毒感染(n = 95, 48%),自身免疫(n = 44, 22%),及未知/其他因素(n = 59, 30%)。
結果顯示,48例(50.5%)病毒性腦炎患者,17例(40.5%)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以及32例(54.2%)其他/未知病因腦炎患者,在出院時達到良好結局。上述3組患者的死亡率分別為8%、12%、及5%.在多變量回歸分析中,轉歸不佳的相關因素包括年齡65歲及以上(p = 0.0307),免疫功能不全狀態(tài)(p = 0.0153),昏迷(p = 0.0062),機械通氣(p = 0.0124),以及急性血小板減少(p = 0.0329)。CSF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也與病毒性腦炎轉歸不佳強烈相關。
研究人員總結道,高齡、免疫功能不全狀態(tài)、昏迷、機械通氣及急性血小板減少,預示著急性腦炎患者的轉歸更差。相比之下,腦炎的病因、癲癇發(fā)作或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以及MRI結果,與臨床轉歸并不相關。
編譯自:The spectrum of acute encephalitis Causes, management, and predictors of outcome. Neurology December 24, 2014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