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yī)學進展 > 高敏性C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意義

高敏性C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意義

2012-05-18 09:51 閱讀:4594 來源:愛愛醫(yī) 責任編輯:潘樂樂
[導讀] 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圍內呈逐年上升之勢。大量流行醫(yī)學研究表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高尿酸血癥、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傳統(tǒng)危險因素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率密切相關,然而部分冠心病患者缺乏上述危險因子;且50%的心肌梗死患者亦并無高脂

    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圍內呈逐年上升之勢。大量流行醫(yī)學研究表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高尿酸血癥、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傳統(tǒng)危險因素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率密切相關,然而部分冠心病患者缺乏上述危險因子;且50%的心肌梗死患者亦并無高脂血癥。一項持續(xù)30年的隨訪調查研究顯示,雖然85%~95%的冠心病患者具有至少一項危險因素,但有危險因素者亦可不發(fā)生冠心病。盡管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對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預測仍缺乏有效的指標。

    近年的研究表明,感染后的炎癥敏感指標——血清中高敏性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濃度增加與冠狀動脈事件發(fā)生的危險度密切相關。此外,hs-CRP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相關,它作為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子已越來越受到關注?,F(xiàn)將近年研究概況作一簡介。

    一、CRP與hs-CRP

    1.何謂CRP?
    CRP是一種炎癥急性時相反應物,在應激狀態(tài)下主要由肝臟合成分泌,人類冠狀動脈尤其是粥樣硬化血管內膜中亦可產(chǎn)生。人體內CRP的半衰期約15~19小時,且不受潛在疾病和CRP增幅的影響。
    人類不同個體血清CRP水平有所差異,與遺傳及生活方式不同有關。瘦型、經(jīng)常運動者,CRP水平較低;而長期吸煙、高血壓、肥胖、缺乏運動者,其CRP水平較高。當有感染、外傷、手術和發(fā)生其它急性炎癥事件時,CRP可在6~12小時內開始升高,其濃度可升高1000倍,7~12天后降回基線濃度。而慢性炎癥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惡性腫瘤等患者其血清CRP濃度會持續(xù)升高。近年來,CRP在心血管病中的發(fā)病作用受到廣泛關注,研究證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隨后的斑塊破裂過程均有炎癥反應參與。

    2.hs-CRP的優(yōu)點
    與傳統(tǒng)CRP(檢測范圍8~10mg/L)測定方法相比,血清hs-CRP(檢測范圍0.06~10mg/L)測定方法更為精確敏感。目前hs-CRP檢測技術穩(wěn)定、可全自動,能很準確地檢測低濃度的CRP。人體內hs-CRP在長時期內保持恒定,亦無時辰變化,且不受進食影響,故可用以評價心血管危險性。健康人群的hs-CRP濃度分布的均值為1~2mg/L。

    二、CRP與動脈粥樣硬化

    1.非感染性炎癥與動脈硬化
    炎癥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從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增長、破裂、血栓形成與動脈堵塞并最終導致心肌壞死,均有炎癥參與。在此過程中,一些炎癥因子如IL-1、TNF-a誘導血管內皮細胞中的粘附因子表達增加,使炎性細胞向動脈壁粥樣斑塊遷移,引起hs-CRP合成增加。

    2.感染性炎癥與動脈硬化
    近年來,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與動脈硬化的關系亦受到重視。其中包括肺炎衣原體(Cpn)、幽門螺桿菌(HP)、巨細胞病毒(CMV)、單純皰疹病毒(CHSV-1、CHSV-2)及腺病毒。微生物感染通過誘導產(chǎn)生大量黏附因子和細泡因子,一方面導致慢性血管炎性病變,促進成纖維細胞在局部合成CRP;另一方面刺激肝細胞合成CRP,使血清CRP水平在24~48小時內可增高100倍。
    CRP不僅是炎癥標志物,它本身又可促進局部粘附分子、PAI-1表達,降低內皮NO生物利用度,改變巨噬細胞對LDL攝取并使粥樣硬化病變內聚集補體,從而促進血管炎癥與血栓形成。
    hs-CRP測定預測人類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具有重要價值。一項大規(guī)模一級預防研究中證實,hs-CRP水平是外表正常人群發(fā)生心肌梗死、腦卒中、外周動脈疾病與心源性猝死的獨立預報因子,且這一預測能力存在于所有年齡組與男女兩性的隨訪人群中。更重要的是,幾項試驗尚證實hs-CRP測定可對不同LDL水平人群與不同F(xiàn)ramingham危險評分等級的人群提供額外的預后信息。

    三、hs-CRP與心血管危險性

   大樣本長期隨訪研究顯示,外表正常人群hs-CRP<1、1~3、或>3mg/L可分別表示低、中與高度血管危險性。盡管上述hs-CRP水平分層對各種人群均有預測價值,但對中度危險人群即10年事件發(fā)生率在5%~20%之間者具有最強的預測價值。

    1.在一級預防中的應用
    外表健康者的hs-CRP水平可強烈預測心肌梗死、腦卒中、心源性擁死與外周血管性疾病等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幾率。近年國外多個前瞻性研究顯示,hs-CRP對外表健康人群的首次冠狀動脈事件有預報作用,具有較高hs-CRP濃度的人群與hs-CRP水平低的對照組人群相比,前者發(fā)生腦卒中、心肌梗死及周圍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分別高出2、3、4倍。
    幾個病例對照研究與大范圍前瞻性研究顯示:對男性、女性、老年人、代謝綜合征、糖尿病或吸煙者而言,單次空腹測定CRP均是首次心血管事件的強力預報因素。應用Framingham整體危險評分法調整傳統(tǒng)危險因素后,CRP水平仍是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可預測冠脈事件。
    hs-CRP水平與脂質水平僅輕度相關。另一試驗顯示,與LDL水平相比,CRP是一個更強的危險因素。
    測定其hs-CRP水平的最重要用途在于對外表正常人群進行危險度分層,發(fā)現(xiàn)高危人群,并據(jù)此制訂一級預防策略。
    hs-CRP升高者應勸導其建立健**活方式。健康膳食、適量運動、控制血壓、減肥與戒煙均可降低hs-CRP水平,降低心臟血管危險性。
    多數(shù)學者主張hs-CRP升高者應接受低劑量的阿司匹林預防性治療,長期使用阿司匹林獲益最大,可能與該藥兼有抗炎作用有關。
    不同他汀類調脂藥均可使hs-CRP水平有中等幅度的下降(1%~25%),且用藥6周后即可顯效。他汀類降低危險性的幅度與hs-CRP水平有關,hs-CPR較高者,危險性降低幅度較大。但外表健康且LDL正常但CRP增高的人群是否會從他汀類藥物中獲益尚不清楚,正在開展的JUPITER研究將探討這一特殊問題。

    2.在二級預防中的應用
    根據(jù)hs-CRP水平也可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危險度分層。
    盡管CRP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但hs-CRP水平與冠脈解剖學病變程度(造影分析)并無良好相關性。
    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hs-CRP水平通常不高。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測定hs-CRP水平可預測復發(fā)性冠脈事件,有助于其二級預防。
    大多數(shù)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明顯升高則提示預后不良。一些患有嚴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但無心肌壞死證據(jù)的病人,hs-CRP>3mg/L時,再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血管死亡事件明顯增加。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非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入院時hs-CRP>15.5mg/L,其14天死亡率顯著增高;而非ST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hs-CRP>5mg/L時,未來6個月內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病率會有所增加。hs-CRP>10mg/L表示急性時相反應,即存在潛在性炎癥或感染,應在2~3周后復查;持續(xù)升高者,屬極高危人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亦明顯增高。hs-CRP水平不僅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也有助于判斷心梗面積、療效及其預后。冠脈病變搭橋術后hs-CRP水平亦明顯增高則預示會發(fā)生血管并發(fā)癥。有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與心肌梗死病史者,CRP水平可預測復發(fā)性冠狀動脈事件,其預測能力不受其他危險因素影響。
    最近公布的一項二級預防研究對急性冠脈綜合征(3745例)患者給予強化他汀類藥物治療(阿托伐他汀80mg/d或普伐他汀40mg/d)后,CRP下降(<2mg/L)者不論其LDL水平是否降至70mg/L,其預后比CRP較高者要好。
    低劑量阿司匹林預防心肌梗死的最大效益見于CRP水平增高者,隨CRP水平降低藥物預防冠心病事件的效能亦呈比例地降低。

    四、為何需要同時測定CRP與LDL?

    血清CRP與LDL水平均可預測心血管危險性,但hs-CRP預報心血管危險性的能力強于LDL。由于CRP與LDL水平分別反應血管疾病的不同病理狀態(tài),故兩者各有其獨立的意義,不能相互代替。

    hs-CRP常與LDL同時測定,以全面評估心血管病危險性。如LDL>160mg/dL且CRP升高者,應進行強化一級預防措施。LDL<130mg/dl合并CRP升高者,危險性亦高,對此應強調參加運動、減輕體重、禁止吸煙等;應用他汀類能否獲益有待研究證實。

    一項8年隨訪調查顯示,CRP與LDL均升高的受試人群存活率最低,而CRP與LDL均低者存活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約1/4屬于高CRP/低LDL亞組人群,隨訪期間其危險性卻大于低CRP/高LDL亞組人群。由此可見,同時測定CRP與LDL對該人群的一級預防可提供重要信息。

    五、CRP與其它新的危險因素

    某些單位在測定CPR的同時亦測定Lp(a)與半胱氨酸濃度,但對比分析顯示,CRP預測危險性的能力強于其他兩項,且僅有CRP可提供額外的預后信息。冠狀動脈鈣化雖可增加心血管危險性,但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未推薦此價格昂貴的影像檢查。

    六、hs-CRP與代謝綜合征

    hs-CRP升高表示體內存在炎癥反應,因而對與代謝綜合征有關的炎癥反應的評估具有重要作用。hs-CRP水平不僅與TG、LDL、肥胖、高血壓及高血糖水平有關聯(lián)。還與某些不易檢測的指標如胰島素水平、微量白蛋白尿、可溶性纖維蛋白水平有關。IRAS研究發(fā)現(xiàn),有胰島素抵抗者血清CRP水平與代謝綜合征各種組成成分(如血脂異常,上半身脂肪堆積、胰島素抵抗與高血壓)的數(shù)量呈線性關系,即組成成分數(shù)目越多,其CRP越高。根據(jù)hs-CRP水平亦可將代謝綜合征患者分層為低、中、高三個危險亞組。CRP尚可預測高血壓,且對不同血壓水平的患者均可提供血管危險性的客觀信息。此外,高尿酸血癥亦與CRP水平呈正相關。

    七、何種年齡正常人群應測定CRP?

    第一次CRP測定宜在30歲左右,CRP升高可預測其后30~40年的心血管危險性。年齡較高時測定CRP值,可為受試者實施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乃至藥物干預提供充裕的時間,從而更有效地早期預防心腦血管病事件。

    八、hs-CRP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1.hs-CRP升高的原因:高血壓、肥胖、吸煙、代謝綜合征、糖尿病、低HDL/高LDL、絕經(jīng)期婦女、應用類固醇激素、感染或炎癥。

    2.hs-CRP降低的原因:適量飲酒、體力活動、減輕體重及使用他汀類、纖維酸、煙酸等調脂藥物。

    九、如何正確解釋CRP結果?

    (一)建立統(tǒng)一的實驗室標準
    1.建議實驗室統(tǒng)一使用mg/L單位報告測定結果。
    2.CRP<1mg/L為理想值,提示整體心血管危險性低。
    3.CRP1~3mg/L表示中度危險(moderate risk)。
    4.CRP>3mg/L表示高心血管危險性。
    注:LDL水平不高的人群,上述分層仍然有效。
    5.如CRP>10mg/L,應考慮有急性感染,故應在2~3周內復查,如多次測定CRP值均高且無其他原因,則屬心血管高危人群。
    6.絕經(jīng)期婦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療時,CRP值可升高,但停藥后恢復正常。
    7.美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年美國人平均CRP為1.5mg/L,約25%美國人CRP>3mg/L,并認為該值為高危人群分界值(cut point)。

    (二)CRP是心血管危險因素抑或是危險標志物
    最近二個研究顯示,不論LDL水平如何,CPR降低可獨立預示血管病變進展減慢。對高危患者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后CRP下降與LDL下降同樣預示其預后良好。此外,不論LDL水平如何,CRP越低(CRP<2mg/dl),其預后越好(the lower the CRP,the better the outcomes)。

    綜上研究結果表明,CRP水平是一個重要的心血管標志物,也是一項獨立的危險因素,但最近Danesh公布的一項大規(guī)模前瞻性普查則顯示,CRP增高僅能中等程度地預測冠心病,其預測價值低于傳統(tǒng)危險因素,因此認為CRP預測冠心病的價值需要重新評價。上述研究發(fā)表后,Tall在評述中指出,以往的研究危險因素方面有人群偏倚,過高估計了CRP水平與冠心病危險之間關系。故需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研究,以精確判定CRP對冠心病的預測價值。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