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MERGE MR可有效篩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2011-02-12 08:31
閱讀:2261
來源:醫(yī)學論壇網
作者:大*勒
責任編輯:大彌勒
[導讀] 中國與美國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三維多回波重組梯度回波磁共振(3D MERGE MR)技術掃描時間短,覆蓋范圍大,并且可探測其他方法無法檢出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因此是一種頗具前景的篩查工具。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或卒中等腦血管事件的主
中國與美國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三維多回波重組梯度回波磁共振(3D MERGE MR)技術掃描時間短,覆蓋范圍大,并且可探測其他方法無法檢出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因此是一種頗具前景的篩查工具。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或卒中等腦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探測頸動脈易損斑塊將有助于預防腦血管事件。研究者利用3D MERGE MR對91例TIA或卒中患者(男性76例;平均年齡64.5歲)進行黑血法頸動脈MRI檢查。頸動脈損傷被定義為局部血管壁增厚。對于每處損傷,研究者均測定了最大管壁厚度(MaxWT)、長度、頸動脈分叉部至MaxWT所在位置的距離、狹窄程度。研究者還對鈣化(CA)、富含脂質的壞死核(LRNC)、斑塊內出血(IPH)和表面破裂進行了測定。頸動脈被分為5段:遠端頸內動脈(ICA)、近端ICA、頸動脈球部、遠端頸總動脈(CCA)和近端CCA。不同頸動脈段的損傷分布由頸動脈分叉部至MaxWT的距離加以確定。
結果顯示,178條頸動脈具有較好的圖像質量,其中115條共有151處損傷。在上述151處損傷中,11處(7.3%)位于遠端ICA,21處(13.9%)位于近端ICA,66處(43.7%)位于頸動脈球部,16處(10.6%)位于遠端CCA(圖),37處(24.5%)位于近端CCA。由于3D MERGE覆蓋面廣并且采集迅速,近四分之一無法由傳統頸動脈篩查方法探測出的損傷(近端CCA損傷)得以在該研究中確認。在所有頸動脈段中,近端CCA損傷表現為長度較大、LRNC較嚴重、CA較輕、以及狹窄程度較輕(表)。相當數量的近端CCA損傷伴有IPH和表面破裂(表)。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