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患者,女,54歲。
主訴:鞏膜及全身皮膚黃染、尿黃2周。
病史:患者自述2009年1月中旬為治白發(fā)沖服首烏粉10g/次,每日2次。3月初患者自覺食欲下降、乏力,未重視,10d后開始出現(xiàn)黃疸癥狀,呈進行性加重并逐漸出現(xiàn)紅色皮疹、瘙癢。患者既往體健,無煙酒等不良嗜好,無寄生蟲感染史,否認家族有肝病史。
查體:生命體征平穩(wěn)。全身皮膚、鞏膜重度黃染,未見肝臟及蜘蛛痣,胸腹及四肢可見散在紅色皮疹,淺表淋巴結(jié)未及腫大。心肺無陽性體征。肝脾不大,肝區(qū)叩痛(+),移動性濁音(-)。雙下肢無水腫。
實驗室檢查: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967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氨酶901U/L,白蛋白30.7g/L,白蛋白/球蛋白1.0,總膽紅素232.96μmol/L,直接膽紅素151.86μmol/L,間接膽紅素81.10μmol/L,堿性磷酸酶99U/L,γ-谷氨?;D(zhuǎn)移酶119U/L。凝血酶原時間15.3s,凝血酶原活動度0.74。MRCP提示:輕度肝硬化,膽囊炎,腹膜后淋巴結(jié)炎性增生。肝炎病毒檢測結(jié)果均為陰性(復查2次),血尿便常規(guī)、腎功能、自身抗體組合、免疫全項等均正常。
診斷:據(jù)其臨床特征與發(fā)病前服用首烏粉史,診斷為藥物性肝炎。
治療:囑其停服首烏粉,并給予口服肝泰樂、肌苷片,同時靜脈滴注還原型谷胱苷肽2.4g/d,門冬氨酸鳥氨酸10.0g/d,維生素B6、維生素C、復方氨基酸等。經(jīng)治療35d后,肝功能恢復正常出院,1個月后隨訪肝功能正常。
病例討論: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其性味苦、甘、澀、溫。生品具解毒、消癰、潤腸、通便之功;制何首烏具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強筋骨之功,是滋補肝腎的常用中藥。近年來用于肝炎、高血壓、高血脂癥、冠心病、斑禿、脫發(fā)等療效滿意。但何首烏的不良反應尤其是何首烏致肝損害引起人們重視,陳一凡等認為可能與其成分中含有的蒽醌類衍生物有關。蒽醌類衍生物有類似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對肝臟可能有一定毒性作用。張栩等認為可能是:(1)其代謝產(chǎn)物可引起肝細胞脂質(zhì)過氧化致肝細胞壞死;(2)某種毒性物質(zhì)干擾肝細胞攝取血中膽汁分泌的功能或結(jié)構(gòu),并破壞細胞膜運載膽鹽的受體,影響細胞膜Na+-K+-ATP酶活性,使肝細胞正常的結(jié)構(gòu)和代謝功能發(fā)生異常,導致肝損害。目前對何首烏的保肝作用及肝損傷均缺乏大樣本研究,個案報道較多。何首烏對肝臟毒理作用有待進一步探索。為預防何首烏引起肝損害,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