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與結核性腹膜炎接診處理指南》內容預覽
胃腸道結核的好發(fā)部位:
消化道結核大多數(shù)繼發(fā)于肺結核,原發(fā)性少見。病灶最常位于回盲部,其他依次為升結腸、空腸、橫結腸、降結腸、闌尾、十二指腸、乙狀結腸、直腸、胃和食管。
腸結核的病理分型:
潰瘍型:受累腸壁淋巴組織出現(xiàn)干酪樣壞死、進而形成潰瘍,邊緣不整,深淺不一,可因慢性穿孔形成腹腔內包裹性膿腫或腸瘺,腸管因纖維組織增生可形成環(huán)形狹窄。血管有閉塞性內膜炎,大出血少見。
增生型:多局限在盲腸,腸壁局限性增厚變硬,常有瘤樣腫塊,可引起梗阻。
混合型:病理所見是上兩型的綜合。
結核性腹膜炎的病理分型
滲出型:腹膜充血水腫,表面有纖維蛋白滲出物及黃白色或灰白色小結節(jié),腹腔內漿液纖維蛋白滲出物積聚,腹水少量至中等量,草黃色、淡血性或乳糜性。
粘連型:腹膜、腸系膜明顯增厚,腸袢粘連,常出現(xiàn)腸梗阻。
干酪型:腹腔內臟器間相互粘連,分隔成內有混濁積液的小房,伴干酪樣壞死的組織,形成結核性膿腫,可形成竇道可瘺管。
混合型:有兩種以上的上述病變并存。
提示腸結核或結核性腹膜炎的臨床表現(xiàn):
青壯年有腸外結核,主要是肺結核;臨床表現(xiàn)腹瀉、腹痛、右下腹壓痛、腹塊、原因不明的腸梗阻、腹水、腹壁柔韌感及原因不明的發(fā)熱2周以上;X線鋇餐有回盲部激惹、腸腔狹窄、腸段短縮、腸粘連征象;PPD試驗強陽性;以單核細胞為主的滲出性腹水,一般細菌培養(yǎng)及找瘤細胞均陰性。
醫(yī)囑處理:
一般檢查:血、尿、糞常規(guī),糞檢結核桿菌;血沉,PPD試驗。
病原菌診斷:腹水涂片找結核菌及其培養(yǎng)陽性率低。腹水、瘺口分泌物、大便粘液、活檢組織及膿液行結核桿菌PCR有助于提高診斷率。。
X線檢查:腹部平片或可發(fā)現(xiàn)鈣化的腸系膜淋巴結結核。X線鋇餐可能發(fā)現(xiàn)腸粘連、腸瘺、腸腔外腫塊;腸結核可有鋇影跳躍征(stierlinsign),即病變腸段排空過快充盈不佳而其上下的腸段則充盈良好。腸結核與克羅恩病均可有“階段性”病變,僅發(fā)現(xiàn)鵝卵石征或線樣征更提示克羅恩病。鋇灌腸不能了解回腸情況,必要時應行全消化道造影。
點擊下載完整版:《腸結核與結核性腹膜炎接診處理指南》
在感染、創(chuàng)傷等應激狀態(tài)下,蛋白質代謝的生理平衡受到破壞,分解代謝加速,尿氮...[詳細]
消化道是維持機體營養(yǎng)的最符合生理的途徑,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礦物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