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科醫(yī)學進展 > 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手術治療
高血壓性腦出血(HICH)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也是腦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的一種疾患。男性發(fā)病率稍高,多見于老年人,但在年輕的高血壓病人也可發(fā)病。腦出血與高血壓病的密切關系在于:高血壓病人約有1/3的機會發(fā)生腦出血,而腦出血的病人有高血壓的約占95%。
一、手術適應癥:
1 出血部位 淺部出血優(yōu)先考慮手術,急性腦干出血手術療效多不滿意。
2 出血量 通常大腦半球出血大于30ml,小腦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術適應癥。
3 病情演變 出血后病情進展迅猛,短時間即陷入昏迷,多不考慮手術。
4 意識障礙 神智清醒多不需要手術,發(fā)病后意識障礙輕微,其后緩慢加深,以及來院時中度意識障礙者,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
5 其它 年齡不應作為考慮手術的因素。發(fā)病后血壓過高大于200/180mmHg、眼底出血、病前有嚴重的心肺腎功能障礙者,多不適于手術。此外,手術前還應該征得家屬同意,理解手術效果。
二、手術時機:
目前有以下三種意見:
1、是超早期手術,主張在出血24小時以內進行。
2、是早期手術,在出血1~5天內進行。
3、是根據(jù)病情、出血部位以及輔助檢查,全面考慮,靈活決定。
目前,多主張超早期手術,其優(yōu)點是早期清除血腫,能夠減輕血腫周圍腦組織繼發(fā)性損害。同時,還能及早止血,防止血腫繼續(xù)擴大,這樣既能挽救生命,也能夠使神經功能得到較好的恢復,減少后遺癥狀。
三、手術方式:
1、開顱手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
(1)皮骨瓣成形開顱血腫清除術:開顱清除血腫可以早期清除血腫能降低血液和血漿產物的毒性作用,減輕血腫周圍水腫和缺血,防止血腫擴大,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降低顱內壓。血塊清除后結合藥物治療能減輕血腫周圍的炎癥反應,推遲腦細胞死亡。此外,早期血腫清除還可以結合重組活性因子Ⅶ的止血治療,以防止再出血。但是,開顱手術具有侵襲性,患者需面臨手術創(chuàng)傷及麻醉的風險。
(2)微小骨窗或“鎖孔”手術。
2﹑微侵襲手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
(1)立體定向腦內血腫引流術:可取得較為理想的療效,施行立體定向血腫穿刺抽吸加引流術,術中抽吸血腫約75 % ,術后經引流管注入l 萬-3 萬U 尿激酶以溶解血塊。當患者血腫量在15-40ml,病情分級中型以下伴神經功能障礙患者療效最佳。此外,手術時機選擇,應考慮到再出而的可能性,盡可能地選擇在病情穩(wěn)定、血壓平穩(wěn)的亞急性期。立體定向下的血腫引流術具有損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較快的優(yōu)點,適合于位置較深和體積較小的血腫,但該方法減壓效果差,有誘發(fā)局部再次出血的可能。
預防再出血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A 穿刺動作要輕柔,選擇靶點要在血腫最大層面中央;
B 首次抽吸量控制在計算量的50 %-70 % ,避免一次抽空,負壓吸力不能過高;
C 運用CT 復查動態(tài)觀察腦內殘留血量,合理使用尿激酶的劑量;
D 術中、術后控制血壓。
(2)神經導航輔助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神經導航技術不需要安置頭架,減少手術時間,避免患者在安裝立體定向頭架后,定位掃描時頭部屈曲而引起的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等危險因素。此外,神經導航技術將不可視靶點變?yōu)榭梢暟悬c,操作簡便,血腫定位準確,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醫(yī)源性損傷。因此,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
(3)神經內窺鏡治療顱內血腫:在CT定位或立體定向導引下,經顱骨鉆孔或小骨窗(鎖孔手術)置人神經內窺鏡至血腫內,直視下反復抽吸、清除大部分血腫。優(yōu)點是手術創(chuàng)傷小,能在直視下快速徹底清除血腫,同時還可以止血,避免盲目過度抽吸造成的腦組織損傷,從而使神經功能恢復得更好、更快。
(4)腦室穿刺外引流:主要針對腦室內出血,當中線結構(如丘腦、橋腦或小腦蚓部)出血影響腦脊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腦積水時,外引流可以用來緩解顱內壓,作為對出血的姑息療法。外引流的穿刺部位多選在側腦室的一側或雙側額角或枕角。
術后注意事項
① 保持血壓穩(wěn)定 :過高造成再出血,過低導致腦血流灌注壓不足。
② 控制顱內壓增高:防止繼發(fā)性損害。
③ 防止并發(fā)癥:如肺感染、 消化道出血、水電解質紊亂。
④ 早期進行語言、肢體功能鍛煉。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fā)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