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氣道的管理中為什么要強調充分濕化?
2018-04-03 17:20
閱讀:5453
來源:危重病醫(yī)學主治醫(yī)生600問
作者:南*雪
責任編輯:南山雪
[導讀] 吸氣過程中,通過上呼吸道的加溫和加濕作用,干燥、溫度較低的空氣,逐步轉化為濕潤和溫暖的氣體,最終到達肺泡,參與氣體交換。
吸氣過程中,通過上呼吸道的加溫和加濕作用,干燥、溫度較低的空氣,逐步轉化為濕潤和溫暖的氣體,最終到達肺泡,參與氣體交換。肺泡內氣體的相對濕度為100%,溫度為37℃,其絕對濕度是44mng水/升氣體。而通常情況下,空氣溫度為21℃,空氣相對濕度為50%,絕對濕度僅為10mg水/升氣體。由此可見,人體在吸人空氣時,呼吸道必須對空氣加溫加濕,正常情下,這一過程主要由上呼吸道完成。
如空氣溫度為21℃,相對濕度50%,氣體經過鼻腔加溫加濕,溫度升高到34℃,相對濕度增加到80%~90%。氣體到達隆突時,溫度就達到37℃,相對濕度達到100%。經口呼吸時,由于口腔的加溫加濕功能較低,空氣經過口腔后,溫度仍為21℃,但濕度增加到60%。加溫和加濕主要在咽喉及氣管內完成,氣體到達隆突時,溫度仍可達到37℃,相對濕度也可達到100%。正常情況下,24小時中上呼吸道用于濕化的水份大約500ml,由于上呼吸道可從呼出氣中重吸收250ml水份,因此呼吸道的不顯性失水約為250ml,上呼吸道在氣體的加溫和加深過程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工氣道的建立,使危重病人在吸氣過程中喪失了上呼吸道對吸入氣的加溫和加濕功能,只能吸入干燥和溫度較低的空氣,結果吸入氣的濕化和加溫功能由氣管支氣管樹粘膜來完成,易引起氣管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導致多種嚴重后果主要包括:①粘膜纖毛運動受損;②粘液的移動受限;③氣管支氣管粘膜上皮發(fā)生炎癥性改變甚至壞死;④粘稠分泌物潴留,進而形成痰癡,嚴重者可發(fā)生氣管梗阻;⑤細菌易浸潤氣管粘膜導致肺部感染;⑥粘稠分泌物阻塞小氣道,易發(fā)生肺不張。由此可見,人工氣道的管理中,必須強調給予充分的氣道濕化,防止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后果。濕化的主要目的是替代上呼吸道的加濕和加溫功能,因此,經濕化的氣體相對濕度應當達到100%(37),溫度應達到35~37℃,以保證充分濕化。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